今日滚动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咨询 > 环保动态
 
蓝天很昂贵 中国"攒发展"才买得起
 
  发布日期:11/8/2014 来源:
字体调整  
 
 



 
  中国进入举世瞩目的“APEC时间”,风起云涌的政治议题还在酝酿,头顶上的蓝天就已抢占头条。连日来,北京等6省市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逐渐显效,北京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晴天一碧、晴空万里、云卷云舒,互联网上、朋友圈里,“APEC蓝”迅速成为热词。
 
  北京3日开始汽车单双号限行,它赶上了这座城市最近第二个彻底的大晴天。人们无法知道限行与这个大晴天的实际关系,但很多人相信它不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期待随后一个多星期的汽车限行和重污染行业停工限产,会得到好空气的回报。
 
  雾霾靠骂是骂不走的,除了需要老天多赐冷空气,还需要我们行动。这段日子有关印度雾霾严重的报道掺和了进来,为我们增添了一个思考的角度。
 
  印度的工业化程度比中国低很多。中印人口规模已经接近,但印度的发电量只有中国的大约1/5,仅这一个数据就能大致描述两国社会的发展差距。按道理说,印度的污染程度应当低于中国。
 
  而事实远非如此。近年在印度生活的中国人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那个国家的雾霾问题并不比中国轻,其他有的污染甚至更严重。单说近日的雾霾,10月31日至11月2日三天里,印度首都新德里的PM2.5一直在200左右徘徊,局部地区达到400以上。10月23日夜间至24日凌晨,新德里局部地区的PM2.5达到过999。
 
  印度基础工业同中国相比非常弱,它的空气这么差,一个“穷”字回答了一切。新德里有约800万辆机动车,但其中摩托车高达538万辆,266万辆汽车中,也有很多烧的是廉价柴油。印度有1亿多个家庭使用土炉子做饭,燃料主要是粪饼、木柴和秸杆,印度人每年烧的这些燃料相当于1.5亿吨煤当量。仅这两项据认为就足以毁掉印度城市甚至农村的空气。
 
  中国对污染的重视程度和治污的投入都大大高于印度,北京等一线城市已经对机动车使用国五(相当于欧五)标准。然而东京的所有汽车都要加装尾气过滤器,柴油发动机汽车禁止进入东京,这些北京等还做不到。蓝天对走上工业化进程的国家是很昂贵的东西,中国社会比日本穷,比印度富,这是我国治污力度和效果处在印度和日本之间的总根源。
 
  对于治污,我们需要有强烈愿望和坚定目标,但不能浪漫主义。处在高速工业化阶段的大社会都躲不过雾霾等污染的困扰,我们的全部治污决心恐要建立在这一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治污不能是发展的停止和倒退,而必须通过在发展中优化产业结构、花更多钱打造先进的治污技术能力把它“买”过来。
 
  中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总要过去,而且越往后,建设导致的污染过程受制约越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会接受更高的汽车排放标准,北京等大城市基本摆脱了摩托车,汽车排气管制造的问题终将与欧美的情况逐渐接近。这一切当然还需要一些时间。
 
  APEC带来了国人对雾霾问题的新一轮关注和争论,它们应当成为中国治污的新动力,而不应是让我们沮丧的又一个理由。中国的污染的确很严重,但中国同时作为治污的庞大机器已经运转起来。我们痛感雾霾的困扰,而不是像印度社会那样对它习以为常。治污已在我们这里被放到与发展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位置上。这是一条辛苦、但充满希望的上坡路。
 
 
  “APEC蓝”与重霾天气形成鲜明对比,它向整个社会表明:不用北风劲吹,无需暴雨猛打,只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联防共治,“雾霾是可以治理的”。这极大地提振了整个社会的治霾信心。但人们在享受蓝天的同时也在担忧:临时措施、短期效果,能否施之长远、久久为功?
 
  这其实也反映了一种普遍心理——期盼驱散雾霾,渴望蓝天常驻。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社会心理就伴随着“会呼吸的痛”,成为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鲜明特征。每当雾霾肆虐,网上就会流传各种段子,寓期待于幽默之中;但逢蓝天乍现,朋友圈就会晒出各种户外照片,将美好期待展露无遗。就这样,“拯救我们的呼吸”,成为一个社会历经快速工业化时的共同呐喊。
 
  以治霾为契机,一系列深层次变化开始显现。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淘汰落后产能既为减少污染,更为优化结构,仅河北一省今年就已淘汰炼铁产能671万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破解了环境污染“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困局;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更多人则青睐公共交通……可以说,治霾不仅是倒逼政府改革、涵养公民精神的动力,也激发整个社会守望相助的力量。
 
  然而,霾来如山倒,霾去如抽丝。且不论伦敦摘去雾都帽子、洛杉矶治理光化学烟雾都用了数十年,要将覆盖全国1/4国土面积的雾霾驱散殆尽,必然是一场考验耐力与意志的“生态马拉松”之战。更何况,治霾不只是个环保问题,更关系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说,淘汰落后产能,每一个数字背后都牵连着千万个家庭的就业与幸福;空气四处流动,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独善其身、单打独斗。治霾需要共同努力,却难以毕其功于一役。
 
  这并不意味着面对雾霾,只能坐等风吹雨打。“APEC蓝”的横空出世,为治理雾霾点亮了更多明灯。尽管超常规强硬举措从长远看难以为之,但是铁腕治污的态度、壮士断腕的决心、雷厉风行的作风,在APEC会议后更应持之以恒。同时,横跨北京等6个省市区的区域合作、联防共治的协调机制,对形成“APEC蓝”居功至伟,显然,避免以邻为壑、加强区域协调,同样是APEC会议后可供借鉴的资源。我们或许难以留住“APEC蓝”,但是完全需要留住它背后的认真态度、坚定决心和协调机制。
 
  就像推进车辆限行、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北京奥运会留下来的环保遗产,相信亚太地区的最高盛会,也将产生丰富的“溢出效应”。在APEC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向世人展示出美好的图景,这似乎是一种隐喻:只要拿出“保障APEC期间空气质量”的劲头,“APEC蓝”终有一天会永驻天空、长驻心间。
如果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记录
欧陆科仪(远东)有限公司 201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 EURO TECH (FAR EAS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