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滚动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咨询 > 环境人文
 
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很时尚但同时也很困惑
 
  发布日期:1/28/2008 来源:人民网
字体调整  
 
 

  2008年6月1日开始禁止超市、商场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成了近期媒体关注的话题,而一个多月前,中国人民大学就有过同样的争论,缘起是学校的环保社团组织了一场听证会,希望学校里的商铺都不要再提供免费塑料袋。

  环保社团负责人、人大环境学院的大三学生李恺说,没有想到去年他们策划的活动产生的争议现在成了全国性的话题。

  李恺所在的环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2007年申请了中华环保基金会设立的“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他们的听证会就得到了这个项目的全程支持。中华环保基金会的项目官员郑建说,近年来大学生环保社团的活动逐渐脱离了以捡垃圾、种树、收集废旧电池为主的“老三样”,但活动经费缺乏、内容单一仍然是学校环保活动的短腿。

  环保活动也能“出风头”

  比起校园里那些老牌社团,环保类社团大概从来没有这样“出过风头”。听证会后,发在学校BBS上的在校园内取消塑料袋的征求意见的帖子引来一片反对声。

  “我知道我们的行动会受到质疑,但没想到反对的声音这么强烈。”李恺说,他们在超市发了1000份问卷,近六成的同学表示反对收费。BBS上的反对率更高,达90%以上。

  举行听证会那天,来了100多名同学,差不多众口一词地反对收费,意见包括“塑料袋成本不应当由消费者承担”、“环境责任应该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带来太多不便”等等。

  同学们反对,李恺表示很能理解。可是如果不收费,怎么能推动大家自觉抵制白色污染呢?他说,自己也很难做到带着塑料袋去超市。

  李恺发现,争论过后同学们开始理性地思考这一问题。一名研究生说:“现在去超市,塑料袋能不用就不用。”有一次这个研究生拒绝了收银员递过来的塑料袋,收银员说,这两天不要塑料袋的人还挺多的。

  学校里越来越多的超市在收银台上贴了一幅海报,画着哭泣的地球,套着一个大大的塑料袋。海报的制作者是一个学生社团。

  反对的声音很大,但听证会还是达成了一个共识,在2008年将开展“无塑日”活动,试行一天或一周塑料袋收费,作为推广前的试验。

  经费拖了环保活动的后腿

  李恺他们的社团遇到的是一片反对声,四川大学吴静和她的社团遇到的难题则是活动关键时刻产品赞助方突然蒸发。一些环保社团的成员感慨:做环保很时尚,但也很困惑。

  吴静和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同学希望做出一个节能示范教室,里面用的都是节能产品,然后再和其他教室对比,看看两类教室在节能方面究竟有多大差异。

  刚开始,一家知名灯具企业很感兴趣,表示愿意赞助,提供节能产品,但之后这家企业却变得拖拖拉拉,一个月后,这家企业要求协会给出学校可以全部更换灯具的教室信息和学校近期是否有更换节能灯具的计划。此刻吴静恍然大悟,这家企业关心的不是节能,而是校内有多少商机。后来,这家企业就联系不上了。

  好在手头有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给的小额资助项目经费,用这笔钱购买了数千元的灯管。

  “目前项目进展很顺利,实际节电效能达到60%左右,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得多。”吴静说。事实最具说服力,环保志愿者协会现在的想法是在最终节能报告出来之后,拿着报告去宣传节能理念。

  郑建介绍说,他们曾对几十所高校的环保社团进行过调查,一些社团确实有不错的点子,但往往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无法实施,于是他们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大学生的环保活动方案,对于好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钱虽然不多,但能支撑这些活动进行下去。

  环保社团能力没随环保热潮提升

  有人对学生环保社团有不同看法,包括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没有创新性,多是捡电池和拾塑料袋之类。大学生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环保社团的呢?

  “我们没有经费,没有太多的精力,所以有时候活动缺乏创新意识。捡电池拾塑料袋这些基础的环境教育活动国外在小学甚至是学前就开始了,而国内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够,很多学生是在高中或是大学阶段才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吴静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义务环保协会会长刘博野认为,目前,环保已经是人人关注的问题,社会需要更实在、更专业的环保行动,而

如果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记录
欧陆科仪(远东)有限公司 201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 EURO TECH (FAR EAS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