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滚动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咨询 > 环境人文
 
生态环境亟须文化多样性保护
 
  发布日期:2/18/2008 来源:人民网
字体调整  
 
 

    新华社贵阳2月14日电(记者李忠将、周芙蓉)谁是大自然的主人?谁是生态保护的主体?生态治理能离开本土文化吗?在不久前召开的“东南亚地区暨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会议”上,这些问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许多国内专家指出,随着文化多样性的流失,我国生态保护正遭遇民族文化多样性流失的剧烈冲击,保护生
态环境亟须保护文化多样性。

    “像守护神明那样守护自然”

    固利·茸咪,一位在云南怒江大峡谷的森林中唱着歌长大的普米族姑娘,对森林有着特殊的感情,那一片被她和乡亲称为“树子”的森林,是普米族人的命根子。

    如固利·茸咪一样对森林有着深厚感情的普米族人,用本民族特有的信仰和情感保护着家乡的这一片原始森林。固利·茸咪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屏县西坡乡玉狮场村长大。她说,从山涧到云间,到处都是参天的大树。村里365人拥有83753亩原始森林,林中国家级珍稀树种红豆杉、榧木等随处可见。

    “几年前,一群人进山,砍了狮场村的一大片参天大树,村民忍无可忍,冲上山去,把砍树的人赶跑了。”

    与固利·茸咪同村的普米族汉子阿寡·又要子说:“生活在‘树子’中的普米族像敬重祖先一样敬重大树,像守护神明那样守护自然,森林是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普米族人热爱森林,歌唱树的歌,可以从树根根一直唱到树尖尖,三天三夜也唱不完。”

    如此崇尚大自然的普米族人深深感动着山外的城里人。陈哲,这位曾经写出《血染的风采》《同一首歌》等歌词的知名音乐人,深入普米族村寨,记录下普米族人保护环境的动人故事。他说:“正是敬树如神的传统民族文化,使这里保存下一片古老的原始森林。普米族文化中,‘祭山神’‘祭树神’、古歌、搓搓舞、古老语言……都与森林融为一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

    正在逐步消失的民族文化

    为了避免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场过度放牧和退化,上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实施了一项新政策——将草场承包给各家各户,并鼓励牧民将自己的草场用围栏封闭起来。在一二十年的时间里,成万吨的铁丝和角钢运进草原,将一望无际的草原分割成许许多多的各家的草场。然而,草原退化却没有被遏制住,反而在加剧。

    “为什么一个带着良好初衷的政策却适得其反?它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曾经被我们认为落后的草原游牧文化真是落后的吗?”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韩念勇说。

    一直以来,由于人们在观念上将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族文化视为“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落后”事物,而加以摒弃,最终导致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

    贵州省的黔东南地区,尤其是黎平的侗族和苗族地区,曾经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据有关专家实地调查,当地本土农作物物种中,仅种植过的糯稻品种就达20余种,这种情况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直到10多年前杂交籼稻单一大面积推广成功后,才逐渐消失。

    侗族传统上之所以保有丰富多样的糯稻品种,与侗族文化当中各种社会礼仪、节庆和宗教祭祀活动都离不开糯米饭和鱼这两种食品有关。在举世闻名的侗族大歌中,它们就经常被用作隐喻符号来表达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随着本土糯稻品种的消失,与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生态稻作文化也将不复存在。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两者之间在很大程度上紧密相关、相辅相成。湖南省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教授杨庭硕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地球生命圈的作用越来越具有能动性。防止人类能动性的误用,自然成了确保地球生物物种并存延续的关键。而防止误用的手段只有一种,那就是维护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

    “生态问题说到底是文化问题”

    韩念勇说,从古至今,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以其特有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信仰保护了生态。而对于根植在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基因,许多人并没意识到其重要性。

<
如果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记录
欧陆科仪(远东)有限公司 201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 EURO TECH (FAR EAS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